使用说明:点击“全屏”可放大地图窗口;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;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;地图左上角“+”可放大“-”可缩小;“上下左右箭头”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;点击“三维图/二维图/卫星图”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、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。
区域概况
1949年3月16日,共产党员丁志平、严英武、陈永贵等人以“知行学社”成员为骨干,在华坪县城举行革命武装起义,凌晨,丁志平率队夺取了县常备队的军火仓库,释放被抓壮丁,尔后与福泉、膏泽赶来的外援武装汇合,围攻县政府,击毙常备队长,活捉县长,缴获60多支步枪,万余发子弹,手榴弹200多枚,攻下华坪县城。
起义队伍当即组建为“中国人民解放军滇西纵队”,丁志平任司令,并发布《告全县父老同胞书》等,按照共产党的政治纲领整顿部队,动员各族贫苦青年踊跃参军,部队发展到1000多人。
4月6日,杨震寰地霸武装200多人,进驻荣将简家丫口,丁率部出击,击退杨部。4月25日,丁志平联合盐边武装部队,全歼国民党驻盐边屯团两个营。部队发展到3000余人。
5月,传来云南地下党朱家璧领导的部队已在昆明活动的消息,华坪革命武装部队为寻找共产党的领导,决定渡过金沙江,向昆明进发。在进军途中,发布《告本军武装同志书》和《三大公约,十项守则》,沿途军纪严明,深受劳苦大众的支持,部队很快发展到7000余人。部队进驻永仁县城后,兵分两路,一路攻击大姚县,另一路攻击元谋县。丁志平领导的革命武装行动,震惊了滇、川、康的民国反动政府,三省联合堵截围剿,敌人援军赶到,丁部进攻月余,未能攻下两个县城,而伤亡较大,撤回华坪,此后与杨震寰等反动武装多次战斗,部队损失惨重,队伍减少到500余人。后丁率部到永胜,主动与杨尚志率领的滇西北人民自卫军第三支队联系,要求改编。9月13日丁部被改编为三支队第五营,任营长,10月奉命率部到松桂整编。
自从丁志平在1950年7月底含冤被捕入狱起,这支由丁率领的革命队伍被错定为反革命武装,所有官兵全部蒙冤30多年,直到1987年4月,云南省委给予平反昭雪,还历史的本来面目,肯定了丁部是革命武装,而且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。为缅怀革命前辈的业绩,继承先烈的遗志,中共华坪县委、县人民政府在仙人洞修建“华坪人民革命纪念碑”,让华坪人民世代牢记革命历史,发扬革命精神,建设美好华坪。
巴蜀文化对华坪的影响
华坪汉族主要聚居在县城及河坝区,部分分布在高寒山区,与其他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,总人口12.8万余人,占全县总人口的89%。
华坪位于四川、云南的两省交界地,地理坐标为为北纬26°21′——26°58′,东经100°59′——101°31′,距四川工业重镇攀枝花市仅70公里,故而在语言习惯、风俗、饮食、文化等方面,都受了巴蜀文化辐射和影响,华坪人出门在外往往被认为是“四川人”。
据资料记载,华坪的汉族是明清时期从川黔两省及两湖、两广等地迁入,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,许多外地客商游民和躲避兵役者,大量流居华坪,与本地人结合,从事农业、各种手工技艺及商业活动,生息繁衍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外商、打工人员蜂拥而至,多数是四川、重庆等地人。谈古论今,巴蜀文化对华坪的汉族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。直接地讲,中原文化巴蜀文化是华坪汉文化的源头。
华坪虽然有自己悠久的历史,然而由于长期受土司的压迫和剥削,阻碍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,自古以来乃至解放前,文化艺术都属民间自发组织行为,从未纳入政府职能范围,加之地处边陲,交通不便,使文化开发较晚,直致清朝晚期,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渗入才逐渐地开化起来。
据《华坪文化志》一书记载,清朝晚期,四方来的客商、工匠分别组织有同乡会、哥老会、庙会、洞经会等民间组织,还有专管龙灯、狮灯、婚丧民事的义节会。华坪县城也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,每逢春节或其它庆祝活动,各行会、社团都筹集捐助资金,联合举办龙灯、狮灯及其它灯会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烟花爆竹齐鸣,以表达人们欢乐喜悦的心情。同时,教会、行会、帮会等民间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,有丰富多彩的戏剧、舞蹈表演。据史书记载,清道光元年(1821年)到四川会理请来川班唱戏,从那以后华坪凡办大庙会都要请戏班唱戏。直到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华坪县中心镇“马头大爷”李荣常以茶馆为活动场所,组建起玩友班——“同乐社”,共有20余人参加学演滇剧、花灯等传统剧目,这也算得上是华坪最早的民间艺术团体,对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。后来搜集记录的滇剧、花灯、狮灯、洞经音乐,成为华坪汉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。